從哪裡出發?阿魯沙 (Arusha) 或是莫希 (Moshi)?
第一個選擇是位於坦尚尼亞 (Tanzania) 境內,吉力馬札羅南面山腳下的小鎮叫莫希 (Moshi),從這裡出發離吉力馬札羅山最近,旅行社選擇也很多;第二個選擇是位於莫希 (Moshi) 西邊的阿魯沙 (Arusha),規模比 Moshi 更大一些,同時也是去 Serengeti、Ngorongoro 等地獵遊(Safari) 最近的出發地;吉力馬札羅機場到這兩個地方都算近 (離Moshi更近一些),所以其實兩個地方都能出發健行;我們是選擇前往 Moshi。
要特別說的是,不管是 Arusha 或 Moshi,因為都是登山和獵遊的主要出發地,所以要做好不停被搭訕推銷的心理準備,其實多數時候如果不要,只要笑笑,溫柔而堅定的拒絕就好。我們兩個地方都有去,而雖然經歷過印度背包旅行遇上成山成塔的推銷後,抗性大幅提升,但不得不說,坦尚尼亞人的推銷算是不討厭的,而 Moshi 的推銷相對更是非常溫和友善,可能是因為人比較少,鎮比較小,而且我們是淡季去的緣故吧。
從台灣前往阿魯沙或是莫希的交通方式
搭飛機到這裡最快速的方式是降落在吉力馬札羅國際機場 (Kilimanjaro International Airport KIA, 位於 Moshi 和 Arusha 中間),落地後再搭車前往 Moshi 或 Arusha 都很快;但是這機場從台灣出發通常需要轉機才能過來,若是不想轉機的話,另一個選擇是直接降落在肯亞的奈洛比 (Nairobi),然後再搭車跨越邊境前往 Moshi (或 Arusha),過邊境時需辦簽證,相對耗時。我們因為是長途旅行不趕時間,所以是走從肯亞坐車南下穿越坦尚尼亞邊境後,前往 Moshi 的這條路。
各種登山路線的選擇
身為七頂峰之一,吉力馬札羅山卻不需要專業的冰攀技巧和特殊雪地裝備,可以像是一般健行一樣用走的就能登頂;一般 Trekkers (健行客們) 常走的路線有 Lemosho, Machame, Marangu, Mweka, Rongai, Shira, 和 Umbwe。
- Machame:又稱威士忌路線,一般認為風景最豐富漂亮,但因為距離較短而坡度稍陡,高度適應和體力要求會比較高,行程通常會是六或七天;全程露營,都會睡在帳篷內。
- Rongai: 一般認為是露營路線中最簡單也最沒風景的一條。
- Marangu:又稱可口可樂路線,雖然距離較長,但難度相對低很多,會是同點進出,大約會是五或六天,沿途如果提早訂的話,都可以住在山屋,非露營自然不需要睡帳篷;這路線相當熱門,但天數比較短,高山症機率稍高
- Lemosho:相對簡單,天數較長,可能六到九天,全程露營,中後期路線會跟 Machame 接在一起,會合的點可以看前面提到的Machame路線記錄有提到。
- Umbwe:一般認為相當難的路線。
- Mweka:這條路線通常是給其他路線下山用的,上山的話一般只有馬拉松比賽會選擇跑這條上山。
在接洽當地旅行社時,若無特殊要求,通常會給三條路線做選擇:Machame, Marangu, (和 Lemosho)。看了上面那些如果有選擇障礙的話,大致上一般人不是選擇可口可樂路線,就會是威士忌路線;兩者顧名思義,看是要比較輕鬆求穩,或是要比較烈,但是難以忘懷的,以下簡單來說明兩者區別:
- 若是不想睡帳篷、不要長天數、沒太多經驗想保守一點,或有預算考量就是選擇 Marangu。最低可以談到五天 (若要高度適應日則是六天),由於挑夫不須揹帳篷,和路線較簡單,價錢可以談低,即使是六天,也會比同樣天數的 Machame 來的便宜一些。
- 有體力,有些高山健行的經驗,來這一趟想要有機會看到豐富的風景、也可以接受全程露營的話,就是選Machame,行程標準六天 (加高度適應日的話會是七天)。這路線是非同點進出 ( Machame 進,Mweka 出),我們就是選擇這條路徑,主要行程記錄在這一篇:Machame 路線七日行程總整理。
要不要為了高度適應多加一日?
看了上面的天數,路線上通常會有多一天的選擇,多這一天的優點,第一個是會讓行程不會這麼的緊湊,登頂日前體力消耗會比較少,恢復的時間也稍微多一些;第二個優點是高度適應,不會在短時間內上升太多的高度,因此也讓身體有比較多的時間適應,降低高山症的機率。
至於要不要多加這一日,除非是時間安排上真的很緊,或者是預算上的考量 (國家公園內健行要價不斐,每多一天都會多支出不少),還是建議盡量能多這一天,好不容易遠渡重洋來到這邊了,多點時間、體力看看登山路上的風景,同時也給自己更高登頂的機會,高山症的發生真的是這種高山健行最大的障礙;登頂那天行程偏硬,我們半夜在登頂路上也遇到好多人撐不住而撤退,雖然未必都是短天數的,但是登山還是越單純越好,如果擔心,就多這一天,相對輕鬆也省了心理負擔。
我們最後攜帶上山的裝備們
我們雖然是長途旅行中,但因為我們本來就帶齊了登山的裝備,所以蠻多項目都是自備,但是最厚重的幾樣是嚮導幫忙借的。出發前一天,在 Moshi 小鎮,嚮導就到我們住的地方檢查我們的裝備是否足夠,缺的部分他會去想辦法拿到對的尺寸。最重要的裝備除了雨具之外,就是保暖了。因為我們是三月中出發,山頂依然是冰天雪地,溫度會可能會低到零下十五度,攻頂時間通常是午夜十一或十二點開始,大約六七小時後登頂,所以保暖相當重要。(後來登頂氣溫真的介於零下十到十五左右,口鼻呼出的氣體都在周圍的衣服和頭髮上結成了冰霜)。以下只列我後來帶上山的相關衣物,經嚮導建議後:
- 短袖排汗衣一件
- 長袖排汗衣兩件
- 厚刷毛外套一件
- 軟殼防風外套一件
- 登山用羽絨外套一件
- 厚鋪棉大外套一件 (這件是嚮導前一天借來預備的,登頂那夜連同這件全部外套都穿上了,剛剛好而已)
- GoreTex 雨衣雨褲各一件
- 排汗夏褲一條
- 排汗冬褲一條
- 厚刷毛保暖褲兩條 (其中一條是嚮導借來預備的)
- 吸汗用的薄毛襪三雙
- 保暖的厚毛襪兩雙
- 刷毛的毛帽一頂
- 薄的吸汗Buff一條
- 厚刷毛保暖Buff一條
- 厚的冬天手套一雙
- 登山防風手套一雙
- 登山杖兩支
- 頭燈一個
- 防水登山鞋一雙,記得要考慮襪子的體積,登頂那夜超冷,如果要塞多雙襪子記得出發前要先試試能否塞得下
白天海拔較低的地方最熱時溫度達到三十度,只需要穿著短排汗衣加上薄的夏天排汗褲就能走的輕鬆愉悅;但是一路往上會漸漸變冷,晚上露營休息都需要加衣服保暖;我們半夜登頂時最冷到零下十五度,因為要走六七個小時,此時除了雨衣、雨褲和夏褲外,其餘衣褲全上,襪子穿一厚一薄。
要特別提到的是相機和手機,我是把單眼相機直接掛在脖子,接著用外套把相機本體包在最內層,手機和單眼相機的電池則是放在最靠近身體的內層口袋。相機要保溫是因為怕有水氣結凍會卡住讓快門和鏡頭動不了,手機和電池就不用說了,氣溫低很容易就沒電,所以很省著用,而且登頂過程是半夜,一般要到日出之後才能照相,全部都放溫暖的地方先保溫就對了。
各種行程的起跳金額會根據狀況而有不同
- 首先,淡旺季有差,旺季時間大約落在六到十月,就是長雨季 (約三到六月) 的結束後到短雨季開始前(約十一月),這段時間氣溫也比較高,登頂溫度也沒有很低,登頂照通常沒有冰雪。而長雨季開始前的一到三月算淡季,有可能下雨,而且氣溫低,登頂要歷經嚴寒考驗。所以淡季的價錢相對好談,我們在 Moshi 鎮每天都練跑和跑旅行社問,沒看到有太多遊客,反而是 Moshi 鎮的旅行社都知道有兩個台灣人每天早上都會出來跑步,碰到還會熱情地跟我們打招呼和加油,旺季應該就沒有這麼有人情味了吧,做生意都來不及了。至於雨季,則是很少人爬,而且聽說嚮導不好找,很多嚮導都是旺季接滿,然後趁雨季給自己放假休息。而我們是三月去的,所以是淡季價,而且我們不趕時間,慢慢的比價慢慢談。
- 再來則是挑選的路線價格會有差,前面提到,同天數來說,稍微便宜而且最熱門的應該是 Marangu,可口可樂路線。其他路線會多少貴一點。
- 然後是行程天數會有差,吉力馬札羅國家公園入園費以天數計費,每人每天政府要價破百美金,這是2014年的價格,之後只會漲不會跌,所以要有高度適應日就等於比較貴,而且要爬天數較長的話,嚮導費、以及要準備的食物和小費也會較多。
- 最後就是談的配套部分,如每餐食物搭配;或是額外配備,像是餐帳、餐桌椅、馬桶、廁所帳之類;或是登山裝備
我們談的整套行程
我們其實在二月底就抵達 Moshi,因為長雨季快開始了,因此每天都一邊跑步看天氣變化,一邊找旅行社問行程和比價,基本上我們都是找有證照、網路評價也不差的公司,即使如此,大家開的價錢範圍還是很大。
舉例我們以七天的 Machame 路線去談,從每人要價一千美金到快三千美金都有,當然內容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差異,但這些差異不足以讓我們選擇貴到三千美金的(高級的行程會比較吃好睡好,即使在山上露營是睡帳篷,會額外幫你搭廁所帳,還會有個人用的馬桶可以使用),最後挑了一間起價為1350美金的旅行社,然後加減了一些配套 (不想寫最後金額,只能說人已經到這邊,每間都是可以談價的,最後價碼不會一樣)
要注意這是我們在2014年到當地面對面談的價錢,其他不論是在網路、或是在台灣(透過旅行社或email)、或是在肯亞找的,只要不是來這裡面對面,價錢就會很高昂不好談;當然,在 Arusha 和肯亞的 Nairobi 也可以找到他們有合作的旅行社,但我們還是偏好到吉力馬札羅山腳的 Moshi 面對面談話。
2021年更新:這幾年吉力馬札羅山的入園費用已經比我們當時2014年去的時候高了不少,目前 Trip Advisor 上面的價格,7天的 Machame 行程大約會落在每人2250美金,6天的 Marangu 行程大約會少200美金。
談的時候要注意的是,吉力馬札羅山不能自己說爬就爬的,政府有規定幾人團必須對應的嚮導數量,還有雇用嚮導就一定要配幫他背東西的挑夫,再搭配這群人六七天份的廚師和食物 (和瓦斯、帳篷、睡袋、睡墊…and etc),此外,還有限每名挑夫最高負重15kg (不含他自己的5kg),這些基本規定的東西和人員加一加很容易就變成一個大團體了。政府規定,二到五人團必須至少配兩名嚮導,像我們雖然才兩個人,也要配兩名嚮導。這次最後是加上嚮導一位、助理嚮導一位、廚師一位、挑夫六位,總共十一人,我們的七天 Machame Route 才成行。助理嚮導其實也算是嚮導,可以帶路,用途是若是我們兩人中有一人高山症或者體力不支必須撤退,可以由他陪著下撤,另一人可以繼續攻頂的行程。
另外談的一些附加內容,基本都是些:含接送、每天三餐、嚮導、廚師、挑夫的薪水(不含小費)、雙人帳、睡墊、每人每天配給三公升飲用水、餐帳(Dining Tent)和桌椅等等。我們本來有含餐帳和桌椅,但是在登山口的 Machame Gate 秤重時因為太重,所以就捨棄了 (不捨棄的話就是要再加挑夫);捨棄這些是不會退錢的,但若是要加挑夫,價錢會再加上去,有看到另外一團要再加兩人的,團員在抱怨要加錢,早知道東西就帶少點了;其實不只加錢而已,還要在登山口重新打包和分配,很耗時間。
- 登山裝備:有的公司要另外用租的,但大多可以談到全含,主要就是衣物保暖度以及睡袋(夠不夠暖)、帳棚的狀態(會不會漏水),其實蠻多公司都會盡量挑寬敞和好的帳篷給客人,為了好評價。
- 移動式馬桶:會附加廁所帳,租一趟行程大約一百多美金起跳,還需多雇一挑夫,優點是爽度高;許多人會掏錢,因為在山上上廁所不是那麼舒適和乾淨,我們這趟沒有租,不知道馬桶的體驗如何。
- 行程前後的民宿住宿兩晚:通常都會有出發日前一晚和下山後當晚的住宿,有的公司可以送到三晚。
- 脈搏血氧計和氧氣筒:我們這家有準備,但這裝備不是常態都有附,需要詢問。
- 下山後附加行程:有的旅行社會提供隔天到附近的村落一日遊,或是溫泉消除疲勞之旅;不過通常至少都會有慶功晚餐可吃、有酒可喝。我們參加的公司提供的是慶功烤肉晚宴,啤酒基本上無限,至少我是已經喝不下了。
有人詢問所以附上我們當時的公司和嚮導:
公司:KILI HEROES (辦公室在Moshi的Clock Tower附近,Kilimanjaro Crane Hotel對面)
嚮導:Richard Moshy (2017補充,已離職自己開了一間公司,見最底下)
更重要的是嚮導
在高山健行的過程中,除了自己的旅伴,一直跟在身邊的人就是嚮導了,他需要觀察你的身體狀態,安排行程步調,還要一直解答路上的疑惑,在我們沒發現的時候,他還要去跟廚師安排吃飯時間、跟挑夫們安排我們的行李出發時間,以及紮營和拔營時間。我們有看過有別團體的人已經到營地了,但還缺幾頂帳篷沒有到,所以他們有些人還無法進帳篷休息。所以嚮導對於整趟旅程能否開心、安全及順利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角色。
我們去年九月有去尼泊爾爬了聖母峰基地營健行 (EBC, Everest Base Camp),這兩次高海拔健行都相當重視旅行社和嚮導的品質,所以都是到當地一家一家慢慢挑,但是實際在找時,發現基本上都只能挑旅行社,嚮導就看運氣抽到誰,除非是網路上找到人家推薦的去指定,但這種的通常需要提前就安排。我們重視嚮導所需要的品質,不是所謂很活潑健談、會喇賽講笑話、人很好會幫忙揹行李或推客人上山之類,而是:
- 要對路徑熟悉,可以解答我們關於路程遠近、高低起伏的問題,還能跟我們說明接下來路況的好壞 (像是嚴重日曬、泥濘、冰雪之類)
- 可以觀察我們的步調,擬定合適的休息時間;比如說有的人喜歡衝一段、休息一段,而有的人喜歡慢慢走,卻很少停下休息 (像我們就是);有的人上坡強,但是大跨步台階就很容易累之類;要能夠計畫並幫忙調整步調和體力。
- 若是身體有些狀況了,像是頭開始不舒服、拉肚子、膝蓋痛時,可以判斷嚴重性;以及有高山反應後的吃藥時機、甚至是堅持下去或決定撤退
以這兩次知名地方的健行來說,我們去年爬 EBC 的嚮導非常不推薦,但是吉力馬札羅山這位嚮導 Richard 就還不錯,一路上掌控我們走路和休息的節奏相當好,最硬的那半夜登頂路上六七個小時,經過幾天磨合他知道我們的體力和習慣後,堅持要我們嚴格照他的步調計畫走,我們是倒數第二組從營地出發,沿途緩慢的超越著別人,在六個多小時後,卻是前幾組登頂的隊伍;我們每次休息都不超過五分鐘,次數也不多,下山之後一回想,才驚覺我們當天半夜連續七小時的上坡路即使是休息時間,也完全沒坐下來過,似乎是也沒有很累到需要坐下來休息就是了。
除了這些外在的幫助,最重要的還是自己的體力
登山健行有其危險性,所以平時就要好好的鍛鍊體力,因為山上會發生什麼事情常常是無法預知的,我們能做的,就是把未知的風險降到最低,有好的體力,才比較能應付山上多變的狀況。而且如果體力不好,登山過程沒有餘力可以欣賞周遭的話,也是非常可惜的,尤其爬山的樂趣不只是在登頂的那一瞬,而是存在那一步步走上山、走下山的過程中,也存在那和嚮導、其他山友們的一句句對話裡;讓自己行有餘力,自然就會有心去注意很多容易被忽略掉的角落,常常都能有意外的收穫!
2016.07.05 補充:
當時的兩位嚮導自己出來開公司了,還做得蠻有聲有色的,一起爬山那時,他們就說過希望將來有一天能脫離 (因為被抽得蠻嚴重的,實際上嚮導拿到沒想像的多),沒想到這麼快就做到了,非常恭喜他們!
2017.11.02 補充:
回台灣後,當初的嚮導 Richard 有跟我們聯絡上,加上有一些山友的詢問,所以把資料直接打上來。
他出來開的公司叫 Pamoja Kilimanjaro Safaris (在Trip Advisor上面也找得到評價,瀏覽了一下這些評價和留言,很高興看到他們似乎還維持著之前一樣的品質,也希望他們繼續加油了)。另外發現他們現在頒發登頂”獎狀”時有用背板,遙想當年地點還是在我們住的Hostel屋頂上,背景就著遠方雲霧裡的 Kilimanjaro 拍下頒獎儀式,寫著寫著突然想來兩瓶 Kilimanjaro 啤酒了。
關於我們的行程總整理,放在這一篇:
非洲坦尚尼亞,吉力馬札羅山健行 (Mount Kilimanjaro) Machame 路線,七日行程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