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來分享一本我覺得很特別的教養書 – 遊戲式情緒教養魔法書
還記得小哈透過辦家家酒學會吃藥這件事嗎? 我一開始還覺得有點不可思議,遇到了這本書之後,才知道透過遊戲與孩子的情緒對話原來是一門學問,更有一種職業叫做 遊戲治療師。
遊戲,是孩子用來調節情緒、發展內外在的理解與觀察、解決問題、獲得快樂,以及最重要的—溝通的一種途徑。他們不僅透過遊戲分享自己最大的恐懼與擔心,更用以解釋他們週遭的世界。
如果我們可以學會聆聽和述說遊戲的語言,我們就可以幫助我們的孩子克服生命中的某些重大挑戰。
「情緒教養」這個字很大,一開始拿到書的時候,我就迫不及待地打開,想知道到底是什麼厲害的遊戲可以來做情緒教養。
書裡的第一個遊戲叫做「抱抱時間」
作法呢?
就是跟孩子抱抱然後邊唱一首抱抱歌。
我看完一頭霧水,想說,蛤?? 然後就放下書不知道去幹嘛了。
後來有空了再回來翻書,才發現他厲害的地方就在於這些活動就是我們平常簡單就可以做到的畫畫、捉迷藏、抱抱、吹泡泡、紅綠燈、捏黏土、彩繪著色、說故事、大富翁、公園散步等等,但透過有趣的小設計帶入不同的情緒對話。
挑幾個我覺得很可愛,也會想開始嘗試的小活動分享一下
「握手密語」,設計一個你們專屬的獨一無二握手方式。這很像正向教養裡的親密時光,目的都是透過一個儀式感,讓孩子感受到他是獨一無二的接受來自於你的愛。
「勇敢之歌」和「挑戰之歌」利用經典歌曲例如小星星,改編一首屬於你們的「勇敢之歌」和「挑戰之歌」。勇敢之歌用來鼓勵孩子和表達對他的激勵。挑戰之歌則用來幫助孩子面對困難,提升孩子的抗壓性。在這些關鍵時候唱歌,是創造連結和能量一個很有力道的方式!
「用感覺散步」在散步時加入五感體驗,帶著孩子畫出他所看到、觸碰到、聞到和聽到的東西
「身體偵探」畫一個人體的形狀,搭配一支放大鏡,帶著孩子想像,身體裡有無數的小偵探,想一想,當我們生氣的時候、開心的時候或有不同情緒的時候,身體裡不同的地方會有什麼不同的感覺呢? 臉紅? 心跳加快? 手指緊握? 等等。這可以幫助孩子感受和認知到自己的情緒。
雖然書上的標榜年齡是3-9歲,但我覺得大部分的活動好像兩歲的小哈都可以開始慢慢嘗試。
書裡總共收錄了101種小遊戲,作者非常能夠從家長的角度出發思考,在前幾章就透過一張表格為你點出可以針對不同目的來選擇適合的小活動,例如:「增加親子連結」、或是 「降低生氣情緒爆發的頻率」,或是「減少孩子的攻擊行為」等等。後面的活動則歸納成七大類,包含「連結遊戲」「繪畫手作與音樂遊戲」「動作與感官遊戲」「說故事和角色扮演遊戲」「挑戰遊戲」「戶外遊戲」「深呼吸與冥想遊戲」。這個表格和分類不知道為什麼,看了就讓我超級想要看下去
當然,這本書不能替代實際遊戲治療,但看完書之後,對於”如何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情緒互動”非常有幫助,搞不好有創意的你也可以自己內化,在生活日常中,用你自己的方式和孩子一起更頻繁正面的去接觸、覺察與接納情緒,並創造更多的連結呢:)
情緒教養真的不容易,我自己都不曾學習著認識、覺察與面對自己的情緒。上正向教養課時一開始很怕被問到你的感受是什麼? 因為自己的情緒字彙是如此的匱乏,每次被問到都很想躲起來。這幾年在孩子教養議題中,情緒教養越發盛行,越來越多的教具、玩具、書籍甚至是情緒相關的課程出現,期待我們的孩子在情緒覺察與調節上能做的更好,活得更自在與健康:)
#閱讀#書單#教養書單#教養#情緒教養#情緒覺察#情緒教育#正向教養